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仲冬,青藏高原的天空湛藍而深遠,陽光不再像夏季那般熾烈,而是照射出一種柔和的光芒。廣袤無垠的高原上,皚皚白雪覆蓋連綿山脈,青藏公路宛如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其中,不僅連接青海和西藏,更承載著無數(shù)夢想與希望。
1954年5月,青藏公路自格爾木開始修筑,同年12月15日直通拉薩市,僅用7個月零4天,填補了西北和西南邊疆的交通空白。建成后的青藏公路被稱為“世界屋脊上的蘇伊士運河”,擔(dān)負著80%以上進藏物資的運輸,為建設(shè)西藏和鞏固西南邊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也為開發(fā)柴達木盆地提供了有利條件。
2014年8月,習(xí)近平總書記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車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弘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dāng)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jié)”的“兩路”精神,助推西藏發(fā)展。
2024年7月,青海日報組建專題報道組,啟動“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大型采訪報道,走訪“兩路”沿線、講述“兩路”故事,宣傳各族干部群眾在新時代弘揚“兩路”精神譜寫的信念之歌、奮斗之歌。
“兩路”精神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路建設(shè)者崇高品質(zhì)的真實反映和高度概括,集中展現(xiàn)了一代又一代“兩路”人的精神風(fēng)尚和行為范式,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的精神財富。新時代,我們要繼續(xù)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青海新篇章。
鍛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氣概
初秋,行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濕地公園,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河道上木棧道婉轉(zhuǎn)迂回,兩側(cè)金色樹葉隨風(fēng)搖曳,身旁晚開的菊花爭奇斗艷,給人以置身南國水鄉(xiāng)的錯覺。
這里是格爾木市最大的開放式濕地公園,占地165萬平方米。公園將河道、人工湖、濕地相整合,形成完整的景觀生態(tài)空間體系,成為市民休閑游玩好去處。
這是一座新城。但曾經(jīng),它在地圖上還是一個沒有標記的小地方。當(dāng)“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將軍帶著西藏運輸總隊抵達這片葦草橫生、人煙稀少的地方,許多人問起格爾木在哪里時,慕生忠指著腳下的土地:“我們的帳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爾木!”
就這樣,當(dāng)時扎下的幾頂帳篷就成了格爾木第一代“建筑”。
1951年8月22日,西北進藏部隊十八軍獨立支隊在司令員兼政委范明和副政委慕生忠的率領(lǐng)下,從香日德出發(fā),于當(dāng)年12月1日進駐拉薩,歷時102天,行程1000余公里,順利完成進軍西藏的任務(wù)。這次艱難的行程中,十八軍獨立支隊犧牲了26名同志,死亡騾馬2000多匹、駱駝500多峰、牦牛200多頭。
1953年,在西藏運輸總隊政委慕生忠的帶領(lǐng)下,運糧駝隊勝利完成運糧任務(wù),緩解了駐藏部隊的糧食危機,但一路艱辛,駝隊付出慘痛的生命代價。由于極端的寒冷和嚴重缺氧,在香日德聚集的28000峰駱駝,完成任務(wù)后回來的不足5000峰,死亡率達70%以上,30多名駝工犧牲在運糧路上。
兩次進藏,慕生忠目睹了人畜遭受的巨大犧牲和死亡,千里運糧帶來的巨大壓力和損失深深地震撼了他。每次想到在黃河源的沼澤地和高寒缺氧的唐古拉失去的年輕生命、一峰峰駱駝倒地時的拼死掙扎,因無法運走而丟棄的珍貴糧食,他便心痛不已。
于是,慕生忠萌發(fā)了一個念頭——修通一條可以走汽車的公路。
慕生忠提出一個前期勘察探路的辦法,即用一輛同運輸車一樣寬窄的馬車沿著青藏線走一次,只要馬車能通過,修建一條能通汽車的公路就不成問題。
這次重要的探路任務(wù),落在西藏運輸總隊副政委任啟明的身上。1953年11月,他挑選十幾名戰(zhàn)士和駝工及2名測繪技術(shù)員、1名翻譯,共20多人,牽著駝馬,駕著兩輛木輪大車,從香日德出發(fā),沿著柴達木盆地南麓前進。
當(dāng)一行人到達離格爾木70公里的昆侖山腳下時,一道長約1公里、寬10米、深30多米的大峽谷擋住去路。峽谷岸邊的峭壁上僅有一條盤旋小路,人畜可勉強通行。
探路隊被困,任啟明非常擔(dān)心,一旦峭壁上有巖石滾落下來,麻煩就大了。
“把輪子拆下來,看能不能把車調(diào)過去?”有人提議。“對,試一試!”任啟明和隊員把大車輪子拆下來,然后用長繩子綁著大車的輞板和輪軸,爬上石崖的人在頂端用力扯著繩子,將大車吊在空中,一步一步移過去。終于,在天黑前離開了峽谷……
一路艱辛,探路隊于1954年1月23日到達黑河。這次探路,任啟明帶領(lǐng)大家克服重重困難,憑著雙腳丈量,探明沿著昆侖山穿越可可西里進入西藏的大輪車行走通道,并繪制了詳細路線圖。
很快,任啟明給慕生忠發(fā)出電報:“遠看是山,近走是川,山高坡度緩,河多水不深,道路雖艱險,馬車可過關(guān)。”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慕生忠及西藏運輸總隊干部職工欣喜萬分。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zhàn)斗精神可以克服任何障礙,更讓人看到了“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的英雄氣概。
和平鄉(xiāng)小高陵村,坐落于西寧市湟源縣日月山下的藥水河畔,109國道從這里穿境而過。盛夏時節(jié),“再走青藏線”報道組沿著一條柏油路盤山而上,行駛大約5公里,便到達小高陵村的后陽坡。環(huán)顧四周,丘陵起伏,山形秀美,對面山坡梯田纏腰,溝壑林草郁閉,層層梯田間種下的是油菜花、青稞和小麥,漫山遍野青黃間雜,美不勝收。
眼前的美景很難讓人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那個“春天無雨難下種,夏天洪水遍地沖,秋收打糧一場空,愁吃愁穿難過冬”的“山窮、地窮、人窮”的小高陵。
新中國成立之初,莊稼廣種薄收,小高陵全村200余戶近千人口過著“早上湯、中午光、晚上清湯見月光”的日子。為改變窘境,從上世紀50年代起,村黨支部發(fā)出號召,不向惡劣自然環(huán)境低頭,開始墾荒造林、治山治水。
不承想,1958年夏天,一場不期而至的山洪把熱火朝天的小高陵澆了個透心涼——20余萬個魚鱗坑一夜之間被洪水沖毀殆盡。望著天空,村民將心中的無奈與委屈一股腦吼了出來,“先人弄不成的事,我們能成?牛糞蛋蛋能長出花來?瞎胡整啥!”……
不信邪的首任村黨支部書記陳世元沒有泄氣,他想起村里的“兩棵樹”,這兩棵樹是老一輩人栽下的,樹長在檐下,避風(fēng)擋雨,冬天的雪水、夏天的雨水順廟檐流下來,長年累月沖刷形成方形的水平槽,得到了雨水、雪水的灌溉,兩棵樹生機勃發(fā),百年不枯。
從兩棵樹受到啟發(fā),經(jīng)過反復(fù)實踐,小高陵人逐步摸索出“分層治山、從上而下治水”的“三板斧”: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山頂,挖水平溝,截流分洪;山坡上挖魚鱗坑,蓄水植樹;在山腳的緩坡地帶,修建外高里低的窄式梯田種糧食。
自此,小高陵人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治山治水攻堅戰(zhàn)……
開墾期間,小高陵的姑娘們自發(fā)組織了一支“鐵姑娘隊”。哪里艱苦、哪里活重,她們就去哪里干,喊出了“不改變家鄉(xiāng)落后面貌絕不出嫁”的豪言壯語。
上世紀70年代,西安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科教片《治山造林保水土》記錄了小高陵人民墾荒造林的真實情況——“青海高原風(fēng)光好,日月山下紅旗飄。人如海,歌如潮,揮銀鋤,志氣豪……”
據(jù)統(tǒng)計,到上世紀70年代末,小高陵村累計開挖近22萬個魚鱗坑,植樹4.5萬株,開墾梯田293.3公頃,近八成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控制,生態(tài)惡化趨勢得到根本扭轉(zhuǎn)。
悠悠歲月,站在時代前沿,小高陵人將紅色精神代代相傳,每一次抉擇、奮進和蛻變,都是對初心的追尋與重溫。他們懷著對自然的敬畏,開拓進取、團結(jié)奮斗,這股精神與“兩路”精神一脈傳承。
磨煉“頑強拼搏、甘當(dāng)路石”的意志品質(zhì)
無垠的沼澤、浩瀚的戈壁、湍急的江河、高聳的雪峰……探路結(jié)束后,真正的挑戰(zhàn)開始了,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筑路工程隊要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修出一條“告急公路”。根據(jù)緊迫的形勢和施工條件,制定出“先通車、后改善、再提高”的施工計劃。
在位于格爾木32公里外、昆侖山下的艾吉溝(現(xiàn)叫南山口),筑路大軍遇到第一個困難。艾吉溝海拔3150米,沿溝向前,巍巍昆侖,山巒縱橫,格爾木河貫穿其間,河水的沖擊力將兩岸的山石削成陡壁,溝深幾十米。
公路要穿過艾吉溝,必須先從溝口的山崖上下到河灘,繞一個近70度的彎,再向上攀爬到達對面山崖。要完成這個路線,筑路隊員必須在岸邊的崖壁上挖出一條長200米、寬8米的斜坡公路。
崖壁經(jīng)過河水多年沖刷,形成異常堅硬的砂磧石,其硬度之大連炸藥都發(fā)揮不了威力。筑路隊員用十字鎬刨,一鎬下去,迸出火星,也只能留下如核桃般大的坑。連續(xù)干了3天,隊員們虎口震裂、流出鮮血,嶄新的十字鎬磨禿了,把柄折斷了,但工程進展十分緩慢。
為了保證工程進度,筑路工程隊重新調(diào)整施工隊伍,集中力量展開一場攻堅大會戰(zhàn)。5月的艾吉溝,天氣轉(zhuǎn)暖,太陽升起后,光照強烈。施工路段全線暴露在陽光下,筑路隊員頭頂烈日,袒胸露背,掄圓臂膀,將一腔熱血傾瀉在巖石上。“嘿!嘿!”的呼號,匯成一曲高亢的進軍凱歌。
出了艾吉溝,進入一道曲折深邃的峽谷。峽谷流淌著一條湍急的河,是格爾木河的支流,河寬近百米。河水從崎嶇峽谷流出,即便是最熱的七八月,河水也是冰涼透骨,公路設(shè)計沿河穿出峽谷,筑路隊員又開始了鑿壁開路的戰(zhàn)斗。有時隊員需要站在冰冷的河水里,刺骨的涼意讓人渾身發(fā)顫,隊員分成幾組,輪流下河,咬牙堅持,最終比預(yù)計時間提前7天完成施工任務(wù)。
修通艾吉溝、拿下雪水河只是筑路大軍在修路時,面對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給養(yǎng)保障困難和施工機械設(shè)備簡陋等重重困難迎難而上的一個縮影。彰顯出中國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jié)精神、偉大夢想精神。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70多年來,高原兒女頑強拼搏、努力奮斗,大力弘揚和發(fā)揚“兩路”精神,將此視為雪域高原上的精神豐碑。
從格爾木市到唐古拉山鎮(zhèn)的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長、自然環(huán)境最嚴酷的鄉(xiāng)鎮(zhèn)郵路,沿路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含氧量僅有平原的40%,往返里程近1000公里。
然而,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市分公司鄉(xiāng)郵員葛軍一個人、一輛車,在這條郵路上來來往往走了整整10年,往返550余趟,總里程超過50萬公里。沿路23個投遞點的軍民稱他為“天路上的鴻雁”。
葛軍記得,第一次跑這條被稱為“生命禁區(qū)”的郵路時,感受最深的是遙遠和艱辛,特別是過了南山口,海拔急劇攀升,讓人透不過氣來,若遇雨雪天氣,就是一場更加嚴苛的考驗。
他還記得,在青藏鐵路三岔河武警某部駐地,為了給這里的武警官兵送去來自千里之外的郵包信件,他每次都要徒步攀爬156級臺階,在海拔超過4000米、氧氣稀薄的高原,這無疑是巨大考驗。“官兵常年駐守在那么偏遠、艱苦的地方,親人和朋友郵寄的信件和包裹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之相比,我的辛苦不值一提。”
從青年到中年,從踽踽獨行到身邊處處有“親人”……10年間,葛軍每周沿著“天路”走一趟,每走一班要2天,一年有100多天在路上。他與沙塵暴賽跑、與風(fēng)霜雪雨抗?fàn)帯⑴c高海拔較勁,用實際行動踐行“兩路”精神,把一份份期盼和牽掛送到軍民手中。
發(fā)揚“軍民一家、民族團結(ji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唐古拉,藏語意為“高原上的山”,唐古拉山即是高原的山嶺,山勢呈西北東南走向,終年積雪不化,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線,大部分山脈海拔在6000米以上。唐古拉山是青藏公路必經(jīng)關(guān)口,也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根據(jù)勘察,筑路指揮部選定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作為公路翻山點。
空氣稀薄,頭痛眩暈的高山反應(yīng)使筑路隊員進食少、夜難寐。隊員索性跑到工地干活,多修一米就離拉薩近一米。在這種信念下,每天晚上都有人出夜工,帳篷里,只要有一個人拿起工具出去,接著就有3個、5個、10個跟上。
1954年10月20日,經(jīng)過數(shù)十天鏖戰(zhàn),唐古拉山終于打通,精疲力竭的施工隊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們硬是用“月牙鏟”“拳頭鎬”在世界屋脊奏響了一曲響徹云霄的凱歌。
唐古拉山南側(cè)是起伏的羌塘草原,位于昆侖山脈、岡底斯山脈和唐古拉山脈之間。至此,青藏公路已經(jīng)完成青海境內(nèi)工程修筑,進入西藏境內(nèi)施工階段。施工隊一路沿緩坡直下施工,僅用10天,就修到安多北部的桃兒久山下。在這里,筑路工程隊與西北軍區(qū)派來的1000名增援工兵相會,兩路大軍會合提速工程進度。
1954年12月25日,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歷史時刻,川藏、青藏公路通車典禮在拉薩、雅安、西寧三地舉行。拉薩軍民傾城出動,歡迎創(chuàng)造奇跡的英雄,慶祝這一歷史性的偉大成就。
10時40分,在拉薩河大橋,川藏公路通車剪彩;11時15分,在布達拉宮西側(cè),青藏公路通車剪彩;12時整,自兩條公路開來的350輛滿載筑路隊員的汽車,在布達拉宮前會師。
平凡的人鑄就不平凡的事業(yè)。青藏公路筑路工程隊,由漢、回、藏、蒙古、東鄉(xiāng)等多民族組成,既有軍人也有駝工,既有知識分子也有普通百姓。在青藏高原上,各族人民團結(jié)友愛,為了西藏人民的幸福這一共同目標,頑強地拼搏實干。正是這種兄弟之情和民族之愛,匯成一種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讓他們闖過一道道難關(guān),征服巍巍昆侖,筑起高原金橋。
位于青藏線旁的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向化藏族鄉(xiāng)達隆村,是一個漢族、藏族和土族等多民族聚居的農(nóng)業(yè)村。達隆山莊門口,瀝青路伸向村莊另一端,在陽光的照耀下,路面閃爍著黝黑的光澤。
這是2022年部隊資助近40萬元鋪設(shè)的村道,這條村道不僅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給作為鄉(xiāng)村旅游景點的村莊提升了形象。
“部隊幫扶以來,村里的基礎(chǔ)設(shè)施優(yōu)化,集體產(chǎn)業(yè)發(fā)展起來了,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不說部隊好。”達隆村黨支部副書記趙保業(yè)激動地說。共建幫扶以來的6年時間里,通過開展座談會、主題黨日、送醫(yī)送藥、節(jié)慶聯(lián)誼等活動,從黨員干部到群眾,大家愛軍、學(xué)軍、擁軍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同樣,在湟中區(qū)李家山鎮(zhèn)毛爾茨溝村,一提起部隊的“親人”,村民們便有說不完的故事。
自2016年起,青藏兵站部某勤務(wù)保障大隊對毛爾茨溝村的幫扶從未間斷。毛爾茨溝村黨支部書記李啟盛告訴記者,青藏兵站部的官兵經(jīng)常深入田間,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做到了老百姓需要啥部隊就幫扶啥。
2018年,村民樊宗花夫婦為自家畜棚掛上了“西寧市湟中區(qū)肥沃家庭牧場”的牌子。盡管當(dāng)時只有30只羊,但兩口子滿懷信心。他們每天早早地起床,精心照料這些羊兒,經(jīng)過一年精心經(jīng)營,生意越發(fā)紅火,他們毅然決定擴大生產(chǎn)規(guī)模。
令樊宗花夫婦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們將購羊之事提上日程之際,青藏兵站部某勤務(wù)保障大隊官兵主動上門走訪民情、解決難題。當(dāng)?shù)弥诨ǚ驄D在資金上有困難后,部隊扶持的2萬元資金一次性到賬。
有了這筆錢,加上之前賺到的資金,樊宗花夫婦一次購買了50多只羊,成為村里的養(yǎng)殖大戶。如今,樊宗花夫婦的牧場生意蒸蒸日上,今年6月中旬以來的短短一個多月時間里,家庭牧場便出售100多只羊。
“兩路”,實現(xiàn)了西藏公路從無到有的歷史轉(zhuǎn)變;
“兩路”,結(jié)束了進出藏物資人背畜馱的歷史;
“兩路”,帶動各族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
8月3日,在近20天的“再走青藏線”采訪報道即將結(jié)束之時,報道組成員來到格爾木市將軍樓公園,大家靜靜地站在被稱為“筑路忠魂”的宏偉雕塑前舉目凝望,這里是慕生忠將軍和筑路大軍跋山涉水、眠霜臥雪、劈山筑路的地方。雕塑中,慕生忠手指前方,神情堅毅,似乎正在指揮著手拿十字鎬和鐵鍬的筑路大軍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