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本網原創(chuàng)
青海海西:金融助農強村 “青字號”農產品走向進博會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3-11-08 18:03:00
編輯:包拓業(yè)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包拓業(yè) 報道)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有著“祖國聚寶盆”的美譽。高原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藜麥、青稞、枸杞、駝奶等獨具地方特色和風味的農畜產品,但偏遠的區(qū)域位置讓眾多優(yōu)質農產品“長在深閨人未識”。

  就在這幾天,海西州烏蘭縣希里溝鎮(zhèn)西莊村村民馬順財,帶著青海省海西州的特產藜麥餅干走進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向世界展示來自高原的特色農產品。這不僅僅是全村的驕傲,也是青海特色農產品走向世界的機會。

  回憶起自己的致富之路,馬順財說:“藜麥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在大家都在觀望的時候,我就大膽開始種植藜麥,并逐漸擴大了種植規(guī)模。”隨著對藜麥深加工的探索,他成立了青海七色麥香食品公司,進一步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在推廣智能化機械系統的過程中,馬順財面臨著購買設備資金問題。幸運的是,郵儲銀行主動授信,通過信用極速貸款為他提供了20萬元的資金支持。“我僅提供了身份證,前后不到十分鐘,貸款資金20萬元就到了我的卡上。利用這筆資金,我購買了智能化的灌溉系統,勞動效率提高了60%。”耕地旁,馬順財邊勞動邊說道:“我在銀行貸款多次,只有郵儲銀行真正做到了送貸入戶,實現了在家就能辦理貸款。”

  如今,馬順財已經過上了好日子,全村直接受益100余人。對于今后的發(fā)展,他說要讓自己的藜麥餅干走出青海、走出世界。 

  在烏蘭縣,有一片郁郁蔥蔥的“番茄樹”,來往參觀的人們穿梭其中,品嘗美味。這是2019年浙江大學農學院研發(fā)團隊帶領實踐團在青海烏蘭康鴻農牧種植基地精心栽下的“枸杞番茄”。幾年時間,一株株枸杞番茄種苗從不及10厘米的小苗子成長為茂盛的綠蔭“瀑布”。

  康鴻農牧總經理馮明軍說:“別看這小小的個頭,這可是我們和浙江大學農學院經過四年精心栽培孕育的新品番茄。它的成功培育,實現了果蔬產業(yè)新舊動能的轉換,有望成為烏蘭縣重點新興農業(yè)產業(yè)。” 

  “雖然現在枸杞番茄成功試種,也得到了烏蘭縣本地居民的青睞,但在研發(fā)開始,我們真的是面臨種種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馮明軍說。2020年,馮明軍與浙江大學簽訂了研發(fā)合同,需要20萬元作為研發(fā)資金。“在當時剛剛啟動項目時,只有郵儲銀行給我批了15萬元貸款,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我解決了絕大部分的資金問題,讓我有了更大的底氣,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郵儲銀行海西州支行認真貫徹服務鄉(xiāng)村振興工作要求,創(chuàng)建“雙基聯動+駐村第一書記+信用體系建設”模式,大力開展同偏遠農牧區(qū)的村級基層組織合作,開展“雙基聯動+信用戶創(chuàng)評”活動,以線上信用戶貸款、產業(yè)貸、極速貸等產品為重要抓手,雙輪驅動,精準支持地方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實現了“黨建+金融”深度融合,開啟了“黨建+金融+集體經濟”“黨建+金融+農戶”金融助農強村模式,取得較好成效。

  截至2023年9月末,郵儲銀行海西州支行涉農貸款余額超5億元,普惠涉農貸款余額超2億元,累計建成信用村178個,線上信用戶貸款本年凈增6917萬元。其中,藜麥種植行業(yè)授信金額0.13億元,枸杞種植行業(yè)授信金額0.25億元,牧業(yè)(牛羊)授信金額超4.6億元,有效緩解了藜麥、枸杞等特色產業(yè)種植戶及當地畜牧業(yè)融資難、擔保措施不足的問題。同時,發(fā)揮郵銀協同優(yōu)勢,幫助農戶銷售藜麥、枸杞,2020—2022年藜麥、枸杞銷售超98萬斤,銷售額超1230萬元。

 

推薦閱讀
省委議消會議召開 陳剛吳曉軍講話
陳剛會見伊朗阿爾達比勒省省長一行
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閉幕
海西:金融助農強村 “青字號”農產品走向進博會
致全省廣大新聞工作者的慰問信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西寧市新命名一批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青海黃南:聚焦群眾關切,扎實推進主題教育
24H熱點
陳剛會見伊朗阿爾達比勒省省長一行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平安建設在身邊】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青海省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工作
玉龍銅業(yè)礦山改擴建項目竣工暨試生產啟動儀式舉行
2023年第10期“昆侖大講堂”開講 游志斌作專題講座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俊靶罗r人”種下“興農夢”
我省打造高原特色養(yǎng)老服務“青海樣板”
青海兩個菊芋新品種青芋7號、青芋8號認定備案
【高質量發(fā)展調研行】“漫”一曲花兒浪瞿曇
熱點圖片
【援青干部人才風采錄】“掛真切,上海曼巴!”——記果洛州瑪沁縣人民醫(yī)院院長朱鑫璞
【援青干部人才風采...
【經濟聚焦】電商產業(yè)讓消費市場迸發(fā)生機
【經濟聚焦】電商產...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看謇镉袀€穿警服的黨支部副書記——“鄉(xiāng)村行 看振興”系列報道(36)
【鄉(xiāng)村振興在青海】...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辦實事 解民憂】篇篇“議事日記” 件件為民解憂
【學思想 強黨性 重...
樂化項目G6京藏高速路改橋工程通過驗收
樂化項目G6京藏高速...
西寧市新增公園綠地面積251.3公頃 濕地面積從241.41公頃增長到329公頃
西寧市新增公園綠地...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我省70家單位評估合格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
【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辦實事 解民憂】青海海北:用心用力辦實事解民憂
【學思想 強黨性 重...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海西:金融助農強村 “青字號”農產品走向進博會

青海新聞網
2023-11-08 18:0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海西:金融助農強村 “青字號”農產品走向進博會

青海新聞網
2023-11-08 06:03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海西:金融助農強村 “青字號”農產品走向進博會

  • 2023-11-08 06:03:00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包拓業(yè) 報道)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處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有著“祖國聚寶盆”的美譽。高原的自然環(huán)境,孕育了藜麥、青稞、枸杞、駝奶等獨具地方特色和風味的農畜產品,但偏遠的區(qū)域位置讓眾多優(yōu)質農產品“長在深閨人未識”。

  就在這幾天,海西州烏蘭縣希里溝鎮(zhèn)西莊村村民馬順財,帶著青海省海西州的特產藜麥餅干走進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向世界展示來自高原的特色農產品。這不僅僅是全村的驕傲,也是青海特色農產品走向世界的機會。

  回憶起自己的致富之路,馬順財說:“藜麥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在大家都在觀望的時候,我就大膽開始種植藜麥,并逐漸擴大了種植規(guī)模。”隨著對藜麥深加工的探索,他成立了青海七色麥香食品公司,進一步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在推廣智能化機械系統的過程中,馬順財面臨著購買設備資金問題。幸運的是,郵儲銀行主動授信,通過信用極速貸款為他提供了20萬元的資金支持。“我僅提供了身份證,前后不到十分鐘,貸款資金20萬元就到了我的卡上。利用這筆資金,我購買了智能化的灌溉系統,勞動效率提高了60%。”耕地旁,馬順財邊勞動邊說道:“我在銀行貸款多次,只有郵儲銀行真正做到了送貸入戶,實現了在家就能辦理貸款。”

  如今,馬順財已經過上了好日子,全村直接受益100余人。對于今后的發(fā)展,他說要讓自己的藜麥餅干走出青海、走出世界。 

  在烏蘭縣,有一片郁郁蔥蔥的“番茄樹”,來往參觀的人們穿梭其中,品嘗美味。這是2019年浙江大學農學院研發(fā)團隊帶領實踐團在青海烏蘭康鴻農牧種植基地精心栽下的“枸杞番茄”。幾年時間,一株株枸杞番茄種苗從不及10厘米的小苗子成長為茂盛的綠蔭“瀑布”。

  康鴻農牧總經理馮明軍說:“別看這小小的個頭,這可是我們和浙江大學農學院經過四年精心栽培孕育的新品番茄。它的成功培育,實現了果蔬產業(yè)新舊動能的轉換,有望成為烏蘭縣重點新興農業(yè)產業(yè)。” 

  “雖然現在枸杞番茄成功試種,也得到了烏蘭縣本地居民的青睞,但在研發(fā)開始,我們真的是面臨種種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資金問題。”馮明軍說。2020年,馮明軍與浙江大學簽訂了研發(fā)合同,需要20萬元作為研發(fā)資金。“在當時剛剛啟動項目時,只有郵儲銀行給我批了15萬元貸款,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我解決了絕大部分的資金問題,讓我有了更大的底氣,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郵儲銀行海西州支行認真貫徹服務鄉(xiāng)村振興工作要求,創(chuàng)建“雙基聯動+駐村第一書記+信用體系建設”模式,大力開展同偏遠農牧區(qū)的村級基層組織合作,開展“雙基聯動+信用戶創(chuàng)評”活動,以線上信用戶貸款、產業(yè)貸、極速貸等產品為重要抓手,雙輪驅動,精準支持地方特色農業(yè)產業(yè),實現了“黨建+金融”深度融合,開啟了“黨建+金融+集體經濟”“黨建+金融+農戶”金融助農強村模式,取得較好成效。

  截至2023年9月末,郵儲銀行海西州支行涉農貸款余額超5億元,普惠涉農貸款余額超2億元,累計建成信用村178個,線上信用戶貸款本年凈增6917萬元。其中,藜麥種植行業(yè)授信金額0.13億元,枸杞種植行業(yè)授信金額0.25億元,牧業(yè)(牛羊)授信金額超4.6億元,有效緩解了藜麥、枸杞等特色產業(yè)種植戶及當地畜牧業(yè)融資難、擔保措施不足的問題。同時,發(fā)揮郵銀協同優(yōu)勢,幫助農戶銷售藜麥、枸杞,2020—2022年藜麥、枸杞銷售超98萬斤,銷售額超1230萬元。

 

編輯:包拓業(yè)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