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chuàng)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tài)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wǎng)  藏文網(wǎng)
 
站內(nèi)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wǎng)圖說青海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戈壁深處“吹蒲公英”的人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馬振東 吳婷婷
發(fā)布時間:2024-06-12 09:11:03
編輯:趙婕
上課時的色爾克古麗。吳婷婷 攝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鎮(zhèn)西行一個多小時,在黃褐色的戈壁灘中有一座村莊,這就是全省唯一一個哈薩克族村落——馬海村。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柴旦行委馬海學校嶄新的教學樓,色爾克古麗就站在那里,帶著笑意等候著學生們的到來。

  馬海學校,位于村莊西緣,色爾克古麗家就在學校對面,直線距離不超過百米,這所小學就是她曾經(jīng)的母校。

  2017年,色爾克古麗從廣西民族大學畢業(yè)后,為了讓更多村里的孩子像她一樣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毅然選擇回鄉(xiāng)任教。當時,色爾克古麗才24歲,是全校最年輕的一名老師。

  鄉(xiāng)土,是許多人的來處,也是部分人的歸途。

  兒時的色爾克古麗坐在教室,望著講臺上的老師,她覺得老師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人,而她也想成為那樣的人。如今,她如愿成為了兒時夢想里那個“閃閃發(fā)光的人”。

  “同學們,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未來的自己’這個話題。”

  “老師,長大后我想成為像您一樣的老師,我媽媽也是這樣鼓勵我的。”

  “老師,長大后我想成為一名建筑師,為家鄉(xiāng)修建好多好多高樓大廈。”

  ……

  課堂上,聽著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色爾克古麗不禁想起年少時的自己,也曾這樣暢想過未來。

  回到生于斯,長于斯的村莊,最高興的莫過于色爾克古麗的母親。

  “雖然馬海比較偏僻,但這里的人民很淳樸,在這里教書育人是件很光榮的事。”媽媽的話,在她心里深深扎了根,也讓她有了留在馬海教書的底氣和堅持下去的動力。

  過去,馬海村哈薩克族人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當時村民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只有小學。

  2003年,馬海學校成立,全村適齡兒童全部在校就讀,實現(xiàn)了“有學上,有書讀”。

  2012年,政府出資修建的教學樓落成,新操場、塑膠跑道、職工宿舍也相繼建成,孩子們終于告別了煤爐,搬進了暖氣教室。

  目前,學校共有教職工15人,學生58人。

上課時的色爾克古麗。吳婷婷 攝

  “曾經(jīng)的操場凹凸不平,塵土飛揚,冬天學校都是用火爐取暖,熏得教室墻面灰撲撲的,哪有如今的教室這樣寬敞明亮。”

  課堂上,色爾克古麗時常向?qū)W生展示學校新舊照片,讓他們感受學校和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

  多年來,色爾克古麗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伴隨著教師職業(yè)能力的不斷提升而不斷發(fā)展和成熟。

  盡管如此,作為一個生于鄉(xiāng)村、又回歸鄉(xiāng)村的年輕人,她偶爾也會萌生追逐詩和遠方的念頭。

  “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清澈的眼神,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所有的苦都含著甜。”色爾克古麗說,兒時的玩伴有許多人因為家庭對教育的不重視而早早離開學校,從而喪失了繼續(xù)接受教育的機會,這讓她感到十分惋惜。

  “上了初中之后看到外面,才意識到在這里與外面的差距有多大,村里很多孩子甚至沒去過柴旦鎮(zhèn)。我愿作他們看向外界的一雙眼睛。”色爾克古麗努力學習,不斷提升教育方面的知識,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

  在色爾克古麗看來,如今的鄉(xiāng)鎮(zhèn)教育,相比于她讀書的時候,相比于缺乏教育資源,更為關(guān)鍵的是教育理念的變化與更新。

  她常常思考,自己要做一名怎樣的教師,相比于傳授課本知識,她更希望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所以她會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以什么方式上課。

  “當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她總是以此來作為自己的目標。學生艾古麗說:“色爾克古麗老師平常上課的時候都很有趣,不僅鼓勵我們多讀書勤思考,還和我們做朋友,一起探索世界,我們都很喜歡上她的課。”

  色爾克古麗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讓學生們在知道讀書不是唯一出路的同時,意識到讀書代表著更多的可能性。“我讓他們畫下了旅行的目的地,而讀書是通向遠方的最優(yōu)路徑。”

  在這座人口不足千人的村莊里,大多數(shù)年輕人在馬海學校完成了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而后,他們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被風吹向四面八方。有的人去了遠方;有的人回歸故事的起點,開啟人生新的遠航。

  色爾克古麗說,現(xiàn)在,她也要成為那個“吹蒲公英”的人。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陳剛:扎實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端午節(jié)假期青海省安全生產(chǎn)和自然災害形勢平穩(wěn)
青海西寧上榜端午自駕游十大熱門目的地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許可信息
青海玉樹:泉水叮咚奏響致富曲
西寧市新增一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24H熱點
青海天峻縣加快推進藏羊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發(fā)展
西寧端午入境游訂單量上漲256%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西寧全力打造綠算產(chǎn)業(yè)集群
【新時代 新征程 新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經(jīng)濟...
【文化中國行】粽香情更濃 傳統(tǒng)記心中
【黨旗領(lǐng)航】西寧深化落實基層黨建“六個一”工作...
西寧上榜端午假期自駕游十大熱門目的地
端午假期青海消費市場活力足
多姿多彩民俗文化
粽葉飄香過端午 民族和諧鄰里情
熱點圖片
青海天峻縣加快推進藏羊產(chǎn)業(yè)轉(zhuǎn)型發(fā)展
青海天峻縣加快推進...
西寧端午入境游訂單量上漲256%
西寧端午入境游訂單...
【潔凈青!ぞG色算力】西寧全力打造綠算產(chǎn)業(yè)集群
【潔凈青!ぞG色算力...
【新時代 新征程 新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經(jīng)濟領(lǐng)域改革,為青海高質(zhì)量發(fā)展注入強勁動力——“全面深化改革 譜寫時代新篇”系列綜述之一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文化中國行】粽香情更濃 傳統(tǒng)記心中
【文化中國行】粽香...
【黨旗領(lǐng)航】西寧深化落實基層黨建“六個一”工作要求——“夯基行動”為基層黨建賦能加力
【黨旗領(lǐng)航】西寧深...
西寧上榜端午假期自駕游十大熱門目的地
西寧上榜端午假期自...
端午假期青海消費市場活力足
端午假期青海消費市...
關(guān)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quán)所有:青海新聞網(wǎng)
未經(jīng)青海新聞網(wǎng)書面特別授權(quán),請勿轉(zhuǎn)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wǎng)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戈壁深處“吹蒲公英”的人

青海日報
2024-06-12 09:1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戈壁深處“吹蒲公英”的人

青海日報
2024-06-12 09:1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fā)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祖國好 家鄉(xiāng)美】戈壁深處“吹蒲公英”的人

  • 2024-06-12 09:11:03
  • 來源:青海日報
上課時的色爾克古麗。吳婷婷 攝

  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蛻舳擞 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鎮(zhèn)西行一個多小時,在黃褐色的戈壁灘中有一座村莊,這就是全省唯一一個哈薩克族村落——馬海村。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柴旦行委馬海學校嶄新的教學樓,色爾克古麗就站在那里,帶著笑意等候著學生們的到來。

  馬海學校,位于村莊西緣,色爾克古麗家就在學校對面,直線距離不超過百米,這所小學就是她曾經(jīng)的母校。

  2017年,色爾克古麗從廣西民族大學畢業(yè)后,為了讓更多村里的孩子像她一樣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毅然選擇回鄉(xiāng)任教。當時,色爾克古麗才24歲,是全校最年輕的一名老師。

  鄉(xiāng)土,是許多人的來處,也是部分人的歸途。

  兒時的色爾克古麗坐在教室,望著講臺上的老師,她覺得老師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人,而她也想成為那樣的人。如今,她如愿成為了兒時夢想里那個“閃閃發(fā)光的人”。

  “同學們,我們今天來討論一下‘未來的自己’這個話題。”

  “老師,長大后我想成為像您一樣的老師,我媽媽也是這樣鼓勵我的。”

  “老師,長大后我想成為一名建筑師,為家鄉(xiāng)修建好多好多高樓大廈。”

  ……

  課堂上,聽著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色爾克古麗不禁想起年少時的自己,也曾這樣暢想過未來。

  回到生于斯,長于斯的村莊,最高興的莫過于色爾克古麗的母親。

  “雖然馬海比較偏僻,但這里的人民很淳樸,在這里教書育人是件很光榮的事。”媽媽的話,在她心里深深扎了根,也讓她有了留在馬海教書的底氣和堅持下去的動力。

  過去,馬海村哈薩克族人的受教育程度很低,當時村民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只有小學。

  2003年,馬海學校成立,全村適齡兒童全部在校就讀,實現(xiàn)了“有學上,有書讀”。

  2012年,政府出資修建的教學樓落成,新操場、塑膠跑道、職工宿舍也相繼建成,孩子們終于告別了煤爐,搬進了暖氣教室。

  目前,學校共有教職工15人,學生58人。

上課時的色爾克古麗。吳婷婷 攝

  “曾經(jīng)的操場凹凸不平,塵土飛揚,冬天學校都是用火爐取暖,熏得教室墻面灰撲撲的,哪有如今的教室這樣寬敞明亮。”

  課堂上,色爾克古麗時常向?qū)W生展示學校新舊照片,讓他們感受學校和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

  多年來,色爾克古麗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伴隨著教師職業(yè)能力的不斷提升而不斷發(fā)展和成熟。

  盡管如此,作為一個生于鄉(xiāng)村、又回歸鄉(xiāng)村的年輕人,她偶爾也會萌生追逐詩和遠方的念頭。

  “看到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清澈的眼神,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所有的苦都含著甜。”色爾克古麗說,兒時的玩伴有許多人因為家庭對教育的不重視而早早離開學校,從而喪失了繼續(xù)接受教育的機會,這讓她感到十分惋惜。

  “上了初中之后看到外面,才意識到在這里與外面的差距有多大,村里很多孩子甚至沒去過柴旦鎮(zhèn)。我愿作他們看向外界的一雙眼睛。”色爾克古麗努力學習,不斷提升教育方面的知識,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

  在色爾克古麗看來,如今的鄉(xiāng)鎮(zhèn)教育,相比于她讀書的時候,相比于缺乏教育資源,更為關(guān)鍵的是教育理念的變化與更新。

  她常常思考,自己要做一名怎樣的教師,相比于傳授課本知識,她更希望能夠啟發(fā)學生思考,所以她會和學生們一起探討,以什么方式上課。

  “當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她總是以此來作為自己的目標。學生艾古麗說:“色爾克古麗老師平常上課的時候都很有趣,不僅鼓勵我們多讀書勤思考,還和我們做朋友,一起探索世界,我們都很喜歡上她的課。”

  色爾克古麗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讓學生們在知道讀書不是唯一出路的同時,意識到讀書代表著更多的可能性。“我讓他們畫下了旅行的目的地,而讀書是通向遠方的最優(yōu)路徑。”

  在這座人口不足千人的村莊里,大多數(shù)年輕人在馬海學校完成了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而后,他們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被風吹向四面八方。有的人去了遠方;有的人回歸故事的起點,開啟人生新的遠航。

  色爾克古麗說,現(xiàn)在,她也要成為那個“吹蒲公英”的人。

作者 馬振東 吳婷婷
編輯:趙婕
青海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