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煥新 繁“花”盛開
——《青海之美·傳承之心》采訪手記 青海新聞網(wǎng)" >
非遺煥新 繁“花”盛開
——《青海之美·傳承之心》采訪手記 青海新聞網(wǎng)" />
視點
見人,見物,見生活。
在2023年年末《青海之美·傳承之心》系列融媒體報道中,沉浸體驗為我們打開了新時代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生動畫卷:
一場“光影相隨”的河湟皮影戲,在方寸間盡顯影韻魅力;
一曲悠揚婉轉(zhuǎn)的“花兒”,寄托人們五味雜陳的情感;
一次熱情與專業(yè)的樂都南山射箭,從民俗活動成為全民健身運動;
一幅指尖“繡”出的土族盤繡,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場傳統(tǒng)故事與當代舞美結(jié)合的黃南藏戲,美輪美奐;
一朵熱貢藝術之“花”,極具特色與美感;
……
這些如繁“花”盛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正向高原大地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深情且毫無保留地展示著它的獨特、多樣和本真,向我們講述著作為中華文明瑰寶綻放出的新光彩。
詩性之花,解碼百態(tài)人間
“半塊牛皮演善惡;一方白布頌古今。橫批,高臺勸化。這就是河湟皮影。”
2023年12月底的一天,說著河湟皮影戲的核心,周邦輝在自家二樓一張寸尺間的白色幕布后,打開這些年外出演出時陪伴左右的“百寶箱”,找出要用的皮影,整理好裝進紅色夾本中,為去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文化館錄制影像做準備。
“師傅從一開始就跟我說,皮影最初就是一堆牛皮渣渣。我的任務就是在雕刻藝人雕刻完成后,給它注入靈魂,也就是入戲。”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河湟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周邦輝說,皮影戲班一般由五人組成,“把式”一人操縱生、旦、凈、丑等角色并兼任說唱,其他四人為樂手,負責文武場的全部音樂伴奏。周邦輝正是“把式”。
在青海,河湟皮影戲流傳約兩百多年歷史。雖是口頭傳承,但內(nèi)容十分豐富,不僅有傳統(tǒng)的封神演義、神話劇,還有民間故事和各個歷史時期的英雄人物的傳記故事。“白天靠陽光,晚上靠燈光。不是吹牛,就是唱一年,內(nèi)容也不會有重復。”周邦輝一臉自豪。
當我們跟隨周邦輝來到大通縣文化館時,遇見了他口中很厲害的雕刻藝人——青海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河湟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靳永紅。看到離錄制還有一段時間,靳永紅便拿出雕刻皮影的工具和一張還未刻好的仕女圖,整整齊齊擺放在桌上,戴上眼鏡,開始雕刻。不一會兒,牛皮上的圖像在靳永紅的刻刀下愈發(fā)清晰。
一個能夠演繹的皮影,要經(jīng)過7大工序38道小工序,工藝十分復雜。最重要的是,皮影雕刻講究“三分刻,七分色”,所以靳永紅制作出來的皮影雕工精美、顏色艷麗,也因此他的作品常常作為工藝品走出國門進行展出。
采訪當天,大通縣文化館正對河湟皮影戲進行錄制。作為聽眾,我們在白布前聽完一曲《紅羅傳》,被這集戲劇、文學、音樂、美術于一體的古老而奇特的戲曲藝術所折服。而當我走到白布后,更驚訝于民間藝人所掌握的藝術本領:周邦輝聲情并茂地演唱讓一個個小人物栩栩如生,剛剛雕刻皮影的靳永紅正在拉二胡,而其他三位樂手的面前也放著不止一種樂器……也許,這就是屬于民間藝人的詩性生活,在多年的勤學苦練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花。
器物之花,見證傳承匠心
幾經(jīng)周折,我們終于在位于西寧市湟中區(qū)魯沙爾鎮(zhèn)金塔路的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傳習展示中心,見到了這項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的國家級傳承人何滿。
“實在不好意思,這段時間一直在上海、杭州、河北、北京參加展覽和交流學習,這兩天剛回來。”一大早,何滿已在展示中心等我們。
走進店鋪,一樓展柜銀飾品、銀飾茶具、銀制茶壺、茶碗和酒具一一陳列。二樓是傳統(tǒng)銀制土暖鍋、純銀一體壺和精美的工藝品、佛教用品。三樓是工作間,不時傳出叮叮當當?shù)那脫袈暋?/p>
作為家族第四代傳承人,今年58歲的何滿始終秉持初心:因為是以傳統(tǒng)純手工制作為主,每件作品的敲打過程和鏨刻圖案都不一樣,所以每一件都獨一無二,但在制作過程中,必須靜下心來耐得住寂寞,才能做出精品。
“銀器做工精細,三天才能做出這樣一把壺,看上去雖然不是特別完美,但手工痕跡給它注入了活力……它是有溫度的。”拿起一把純銀一體壺,何滿一邊介紹一邊仔細端詳。
在不間斷的金屬碰撞聲中,我們見到了何滿的兩位徒弟,38歲的何良和48歲的柳斌。他們身后的一面墻放置著不同的制作工具,滿滿當當卻又排列有序?粗谥谱縻y器的徒弟們嫻熟地操作,何滿很欣慰但更多的是嚴厲,打磨到什么程度、鏨刻的力道和角度等等,他都耐心指導,“他們都是十幾歲就跟著我學習,學了這么多年確實不容易。這項技藝很考驗人,學起來費時費力,必須拿出‘匠人精神’。”
除了用“匠人精神”精進自己的技藝,這些年何滿也沒閑著。走出青海,參加全國各地的博覽會和展覽,了解更多非遺技藝,打開思路、眼界,思考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這門技藝。
將傳統(tǒng)銀器與河南禹州的鈞瓷相結(jié)合,原本單一的銀器多了渾厚端莊,成為受市場歡迎的產(chǎn)品;在銀杯外包裹一層浙江嵊州的竹編,以前喝茶會燙手的銀杯不僅不再燙手,還多了一絲江南韻味;加上土族盤繡技藝,銀飾既實用又美觀……這些非遺元素的融入是一朵朵盛開在新時代的傳承之花,是像何滿一樣的傳承人們內(nèi)心深切地希望:讓古老的非遺以靈動的姿態(tài)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藝術之花,助力文旅融合
再一次走進被譽為“夢想成真的金色谷地”——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時,氤氳而生的文化氛圍撲面而來。
冬日清晨的隆務河畔,總有一層薄霧籠罩,當金燦燦的陽光灑向大地,讓這座本就具有濃郁民族文化氣息的城市更添了一份神秘韻味。唐卡、堆繡、雕塑、壁畫等繪畫造型藝術組成的熱貢藝術,在一代代傳承人的妙手匠心中,賦予了熱貢文化深厚博大、靈動多元的獨特藝術風貌。
唐卡,是熱貢藝術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在同仁,可以說“家家有畫室,戶戶有畫師”。
走進熱貢龍樹畫苑畫室,學生們正在專心畫唐卡。畫苑創(chuàng)始人之一——57歲的扎西尖措不時俯下身與學生交流,有時跟學生互換位置,拿起畫筆現(xiàn)場教授。“畫唐卡的生命是什么?它的底稿。底稿是最關鍵的部分,里面是祖祖輩輩口頭傳下來的技術。畫一個故事,要自己先想明白,然后清清楚楚地在唐卡上面畫出來,這才是真正的本事,真正的藝人。”扎西尖措對學生說。
而這番話,也在16歲的完代才讓心中種下了一粒種子:“雖然我才來一個月,還在學習畫底稿,但我會牢記師傅的話,好好學。”這個從甘肅甘南專門來同仁學習的男生眼中透著一絲堅定。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項目熱貢藝術省級傳承人,扎西尖措說,能讓全國各地的學生在這里安心學唐卡,讓唐卡技藝走向世界,是我最大的心愿。
同樣,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項目熱貢藝術國家級傳承人夏吾角的仁俊院里,陳列著泥塑、唐卡、堆繡等各類熱貢藝術作品。8歲開始就跟著父親學習泥塑技藝的夏吾角對正在進行雕刻的學生說:“熱貢泥塑的價值不僅僅在土質(zhì),而在于制作中的每一步,尤其是骨架。”
隨著熱貢藝術的知名度、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持續(xù)提升,“青海黃南熱貢非遺特色之旅”入選2022年全國非遺特色旅游線路,非遺和旅游在這里逐漸實現(xiàn)“雙向奔赴”,深度融合。
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fā)展。
熱貢藝術不僅在這片金色谷地盛開了極具魅力的藝術之花,更是一張對外傳播青海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金名片。
采訪中,我們了解到,青海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資源的富集區(qū),這些珍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正是中華文明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青海各族人民智慧與文明的結(jié)晶,是青海高原歷史發(fā)展的重要見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只有持續(xù)推動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融入現(xiàn)代生活,融入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把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才能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