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wǎng)·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作為世界建筑奇觀的藏式碉樓,在青藏高原分布十分廣泛,但由于地域文化與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各個地區(qū)現(xiàn)存的藏式碉樓又富有鮮明獨特性。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的藏式碉樓,因其獨特的外形構(gòu)造和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睞。
班瑪藏式碉樓,藏語稱為“夸日”,歷史可以追溯到800年前。班瑪藏式碉樓分為石碉、木碉、混合碉三種,主要分布在班瑪縣燈塔鄉(xiāng)、亞爾堂鄉(xiāng)和江日堂鄉(xiāng)部分村落,其中燈塔鄉(xiāng)班前村的藏式碉樓最為密集,有碉樓近百座,大多有300年以上的歷史。
1月13日,記者從班瑪縣出發(fā),沿著蜿蜒的瑪珂河一路南下,來到了“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樓群落之一”的班瑪縣燈塔鄉(xiāng)班前村。走進班前村,只見四面群山環(huán)繞,不遠處,結(jié)著冰的瑪珂河像一條白絲帶,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依山傍水的班前村地勢起伏較大,行走其間多半為上坡路,不一會兒,記者來到一處相對平坦的房屋前,上面掛著的匾額上赫然寫著“中國傳統(tǒng)村落——班前村”。
看到有人來訪,班前村黨支部書記蘭聞折群聞聲而來,他邊走邊喊道:“歡迎你們來參觀我們村的碉樓,匾額上面有二維碼,你們用手機掃一掃,可以看到碉樓的基本情況介紹。”
“班瑪藏式碉樓群于2014年入選‘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村’‘第一批青海省特色景觀旅游名鎮(zhèn)(村)’‘第三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樓群落之一……”記者點開二維碼中的鏈接,一條條有關(guān)班前村藏式碉樓的介紹映入眼簾。“我們村的石碉最有特色。外墻全部用石片砌成,按照類似榫卯的結(jié)構(gòu),大小相扣、橫豎交錯,使墻體受力均勻,不易裂縫、傾斜。”說罷,蘭聞折群便引導記者走向遠處的一處碉樓。
眼前是一座標準的藏式碉樓,整體三層,高度近10米,外部由大小不一的石片砌成,墻體呈梯形,屋頂皆平。“我們這里的碉樓大多為二至三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功能劃分。”蘭聞折群說。
“唰唰唰”,碉樓門口,戶主楊熱正拿著掃帚打掃庭院,“別看我們的碉樓外部都是用石頭砌成的,里面的布景構(gòu)造可是很有意思呢。”說話間,楊熱已帶著記者進入碉樓的內(nèi)部。推門而入,是一個昏暗的廊道,里面放置了一些飼料和農(nóng)具,“這一層我們主要用來圈養(yǎng)牲畜和堆放一些雜物,二樓才是我們的生活區(qū)域。”楊熱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環(huán)顧四周并無樓梯,只有一根沒有扶手的獨木梯,矗立在連接一樓和二樓的角落中?吹接浾咭苫蟮纳袂,蘭聞折群笑著說:“沒錯兒,這就是我們的‘樓梯’。百年前,我們這兒受部落斗爭影響,為增強房屋的防御性,我們的祖先設置了這根連接起各樓層的獨木梯,遇到危險,只要將它抽走,來犯者就無法上樓。”
記者攀登上獨木梯來到二樓,眼前豁然開朗,客廳、臥室、陽臺、廚房等居室分門別類,各式各樣的現(xiàn)代化電器、家具擺放其間,與碉樓外部古樸的風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楊熱說:“這幾年家里條件好了,所以二樓的里里外外都被我裝飾了一番,現(xiàn)在住在碉樓里,既舒適又安心。”
正午時分,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格外耀眼。“這些窗戶都是我們后來改造的,之前的窗戶很小,因為尺寸越小,窗戶的防御性越強,同時也能抵御風寒。”蘭聞折群介紹,整座碉樓處處都能體現(xiàn)老一輩勞動人民的智慧,碉樓的第三層也并非隨意建造,在之前主要起瞭望與射擊的作用。
碉樓的第三層,是一片半裸露的平臺,站此眺望,遠處的山巒河水盡收眼底。“農(nóng)忙時我們會在這里晾曬一些糧食和農(nóng)作物,天氣好的時候,支個桌子,邀請三五好友,邊欣賞外面的美景邊嘮嘮家常,別提有多美了。”楊熱笑著說。
走出楊熱家的碉樓,向東望去,數(shù)十座藏式碉樓林立其間,而它們所處的地勢也愈發(fā)增高。這樣的選址布局蘊藏著班前村先輩們的大智慧,“聽老一輩人說,碉樓的選址極其重要,有時為了選個好位置要花費數(shù)年時間。”蘭聞折群介紹,因為班前村地處山谷多陡坡,適合開墾的平地較少,為了節(jié)約十分有限的耕地資源,碉樓只有建在地勢較高處。另一個原因是班前村濕潤多雨,所以建造碉樓一般會選擇背風向陽的高處。
此外,班前村周邊豐富的林木和石料資源也成為老碉樓的重要取材來源。蘭聞折群介紹:“父親曾告訴我,以前建造一座碉樓最少得花費三年時間,一層大概就需要一年的時間,一個原因是當時的人力、物力資源匱乏,另一個原因就是先輩們意識到,大自然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緩慢的建造時長正是他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
精妙而慎重的選址,以保護自然生態(tài)為主的取材,獨具匠心的建造流程,這些都構(gòu)成了班瑪藏式碉樓獨特的文化符號,而這一座座飽含藏族群眾智慧結(jié)晶的碉樓與蘊藏其間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也需要更多的保護、傳承與弘揚。
2011年,班瑪“藏族碉樓營造技藝”正式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除了班前村,位于亞爾堂鄉(xiāng)的王柔村也借助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傳統(tǒng)文化符號——果洛乃亥太官寨碉樓,于2019年被國家民委列入《第三批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命名名單》。
班瑪縣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扎西當周在電話中向記者介紹:“為傳承藏式碉樓手工營造技藝,我們在全力保護亞爾堂鄉(xiāng)、燈塔鄉(xiāng)原有藏式碉樓的基礎(chǔ)上,積極挖掘藏式碉樓民間傳承藝術(shù),大力培訓藏式碉樓建筑藝人,鼓勵和引導廣大群眾傳承古樸的建筑工藝,建設具有現(xiàn)代藝術(shù)風格的藏式碉樓,確保藏式碉樓‘金色藝術(shù)’的傳承和發(fā)展。”
日頭漸落,班前村藏式碉樓群周邊的山巒、河流、植被等生態(tài)景觀,在夕陽的照耀下顯得愈發(fā)和諧溫馨,這近百座凝聚了當?shù)孛癖姷闹腔酆筒湃A的藏式碉樓群,也靜靜地矗立在夕陽之中,等待著更多人來發(fā)現(xiàn)與領(lǐng)略它的迷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