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12月24日16時,在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中川鄉(xiāng)美一小學的草灘村集中安置點,記者見到中華志愿者協會應急救援志愿者委員會預案救援部(青630000)青海區(qū)域負責人錢兵時,他正忙得不可開交,手機響個不停。
“協調了一批物資剛剛送來,還有好些人想了解震區(qū)的情況……”連續(xù)接了幾個電話,錢兵有些不好意思。
“他們人都可好了,給我們送來好多東西!”看記者過來采訪,在一旁聊天的鄉(xiāng)親們對錢兵的團隊贊不絕口。
大家說的沒錯。地震發(fā)生后,這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迅速在團隊微信群里發(fā)出號召。19日1時20分,報名的21名隊員集結完畢。1時30分,錢兵和隊員攜帶急救用品、救援器械等奔赴一線。到達震區(qū)后,這個團隊一邊配合當地開展工作,一邊聯系物資。短短幾天內,不僅成員自發(fā)捐款4萬多元,為受災群眾購置了棉服、被子等,還積極協調400多萬元的物資送到震區(qū)。
可以說,這支志愿者團隊不僅在救災一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還為全國各地同樣關心關注青海震區(qū)情況的人搭建了一個奉獻愛心的平臺。
“就說這兩天吧,眾安公益基金會送來了棉被等御寒物資,平安一個企業(yè)捐贈的20噸煤剛剛送到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微光成炬。
說起組建這支隊伍的緣由,錢兵打開了話匣子。
“我是一名退伍軍人,老家在江蘇。2015年來到海東市平安區(qū)創(chuàng)業(yè)。”其實,早在2012年,錢兵開始接觸志愿服務,到青海后沒多久,又積極加入當地的志愿者團隊。2020年8月,他正式組建起這支團隊。幾年成長,這個原本17人的小團隊不僅僅在海東生根發(fā)芽,還將枝葉蔓延開來。如今,在海東有成員48人,西寧有53名,湟源縣有42名。
其實,不僅僅是這次,瑪多地震、河南防汛都能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這次到達救災現場后,為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隊伍成立了臨時黨支部。
俗話說,榜樣就在身邊。在錢兵的帶動下,18歲的女兒錢鳴宇成為團隊中的新生力量。每次看到女兒瘦小而又忙碌的身影,錢兵總是心疼不已。可短短幾天,他就感受到女兒的成長。
“懂得了付出、奉獻,真的長大了!”
今年是隊伍成員馬超入黨的第十個年頭。說起他這些天的工作,用“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這句話概括再合適不過了。14、19、16這三個數字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數字,其實是他最近三天的工作時長。打開馬超手機上的志愿匯App,上面清晰地顯示著他近些天的簽到、簽退記錄。12月22日,14個小時;12月23日,19個小時;12月24日,16個小時?吹竭@里,記者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時間,16時38分。這說明,今天他從凌晨一直忙到現在。
“我是去年正式加入團隊。都是平凡人,連軸轉了好幾天哪能不累啊。說實話,這幾天,是真累、真苦。有時想拿熱水泡個腳都不敢,腳上都破了,一沾水,生疼。雖然這樣,但卻總想著為群眾多做一些事情,哪怕是休息間隙,陪著孩子們做做游戲,也希望他們可以盡快走出陰影。”
“是啊,這些年團隊在資金、裝備等方面壓力很大,我也想過放棄,但那一聲聲謝謝,又讓自己堅定了信念……”錢兵接話道。
“叔叔,能再玩一次嗎?”正說著,一名小朋友跑過來,拉著馬超的手撒嬌道。
“老鷹來嘍,小雞們,準備好了嗎?”聽到“召喚”,一臉疲憊的馬超仿佛注入了一股力量,笑著向孩子們跑去……